中文 | English
搜索  
   首页    |     公司简介     |     险种简介     |     险种条款     |     案例分析     |     保险知识     |     服务网络     |     会展保险     |      在线销售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   骑手超赔险  
保险知识
《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
发布时间:2010-05-19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及其从业人员。 
  第八条(缴费原则)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从业人员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九条(缴费基数)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基数,按照本单位缴纳城镇养老保险费或者小城镇社会保险费的基数确定。 
  第十条(费率)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实行基础费率,基础费率统一为缴费基数的0.5%。 
  对发生工伤事故的用人单位在基础费率的基础上,按照规定实行浮动费率。 
第三章 工伤认定 
  第十四条(认定工伤范围) 
  从业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视同工伤范围) 
  从业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从业人员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从业人员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从业人员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六条(工伤排除) 
从业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二)醉酒导致伤亡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时,从业人员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十一条(就医原则) 
  从业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工伤人员治疗工伤应当在本市医疗保险契约定点医疗机构或者职业病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伤情稳定后应及时转往医疗保险契约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确需转往外省市治疗的,工伤人员应当到经办机构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十二条(医疗待遇) 治疗工伤所需医疗费用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的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工伤医疗费用除按照本市规定由医疗保险基金承担的部分外,其余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 
  本市的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按照本市有关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范围、用药范围以及医疗服务设施范围等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住院伙食费、交通食宿费标准) 
  工伤人员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批准转往外省市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从业人员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第三十四条(辅助器具) 
  工伤人员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的标准和辅助器具项目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第三十五条(停工留薪期待遇) 
  从业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人员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人员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人员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第三十六条(生活护理待遇) 
  工伤人员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第三十七条(致残等级待遇) 
  工伤人员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的,为24个月的工伤人员负伤前一月本人缴费工资;二级伤残的,为22个月;三级伤残的,为20个月;四级伤残的,为18个月;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一级伤残的,为工伤人员负伤前一月本人缴费工资的90%;二级伤残的,为85%;三级伤残的,为80%;四级伤残的,为75%; 
  (三)工伤人员办理按月领取养老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金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工伤人员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又不符合按月领取养老金条件的,由工伤保险基金继续支付伤残津贴; 
  (四)参加本市基本医疗保险的用人单位和工伤人员以伤残津贴为基数,按月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工伤人员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继续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第三十八条(致残等级待遇) 
  工伤人员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五级伤残的,为16个月的工伤人员负伤前一月本人缴费工资;六级伤残的,为14个月;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五级伤残的,为工伤人员负伤前一月本人缴费工资的70%;六级伤残的,为60%。并由用人单位和工伤人员继续按照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本市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人员本人提出,该工伤人员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五级伤残的,两项补助金标准合计为30个月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六级伤残的,为25个月。 
  因工伤人员退休或者死亡使劳动关系终止的,不享受本条第二款规定的待遇。 
  第三十九条(致残等级待遇) 
  工伤人员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七级伤残的,为12个月的工伤人员负伤前一月本人缴费工资;八级伤残的,为10个月;九级伤残的,为8个月;十级伤残的,为6个月; 
  (二)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工伤人员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七级伤残的,两项补助金标准合计为20个月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八级伤残的,为15个月;九级伤残的,为10个月;十级伤残的,为5个月。 
  因工伤人员退休或者死亡使劳动关系终止的,不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第四十条(工伤复发) 
  工伤人员工伤复发,经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治疗的,享受本办法第三十一条至三十六条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 
  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工伤人员,并按照本办法规定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的,不再享受本办法第三十一条至三十六条规定的待遇。 
  第四十一条(因工死亡待遇) 
  从业人员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从业人员因工死亡时6个月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从业人员本人因工死亡前一月缴费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其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其中,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从业人员因工死亡前一月的缴费工资;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从业人员因工死亡时50个月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一级至四级伤残的工伤人员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其中,在按月领取养老金以后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享受的由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的丧葬补助金低于本条第一款第(一)项标准的,应当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二条(关于缴费工资的特别规定) 
  本办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和第(二)项、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以及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第(二)项所规定的工伤人员或者因工死亡人员负伤前或者死亡前一月缴费工资,低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的,按照工伤人员或者因工死亡人员负伤前或者死亡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确定。 
  第四十四条(与其他赔偿关系) 
  因机动车事故或者其他第三方民事侵权引起工伤,用人单位或者工伤保险基金按照本办法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先期支付的,工伤人员或者其直系亲属在获得机动车事故等民事赔偿后,应当予以相应偿还。 
  第四十五条(因工外出发生事故或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人员的待遇) 
  从业人员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当月起3个月内照发工资,从第4个月起停发工资,由工伤保险基金按照本办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第(二)项所规定的标准,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有困难的,可以预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从业人员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按照本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处理。 
  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责任由从业人员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 
  从业人员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 
  第四十八条(境外赔偿) 
  从业人员被派遣出境工作,依据前往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应当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参加当地工伤保险,其国内工伤保险关系中止;不能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其国内工伤保险关系不中止,按本办法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第六章 特别规定 
  第五十条(非全日制从业人员缴费) 
  招用非全日制从业人员的用人单位应当将应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在劳动报酬中支付给个人,由其本人按照本办法规定的工伤保险费缴费基数和费率自行缴费。 
  第五十一条(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工伤待遇) 
  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后,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按照《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的规定执行,享受下列工伤保险待遇: 
  (一)按照本办法规定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 
  (二)由承担工伤责任的用人单位参照本办法规定支付停工留薪期待遇,并不得低于全市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 
  (三)致残一级至四级的,由承担工伤责任的用人单位和工伤人员以享受的伤残津贴为基数,一次性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至工伤人员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四)致残五级至十级的,由承担工伤责任的用人单位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标准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第五十二条(协保人员的工伤待遇) 
  用人单位使用经就业登记的协保人员的,协保人员的工资收入不计入用人单位工伤保险缴费基数。 
  协保人员发生工伤的,可以按照本办法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经办机构按照规定核定用人单位下一年度的浮动费率。 
  第五十三条(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从业人员工伤待遇) 
  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参照本办法规定的缴费基数和比例缴纳工伤保险费,在缴纳工伤保险费后,其按照规定在劳动保障部门进行登记的从业人员发生工伤的,可以享受本办法规定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五十八条(应参保未参保或者未按规定缴费的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或者未按规定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按照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上海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费征缴若干规定》的有关规定处理。未参加工伤保险或者未按规定缴纳工伤保险费期间用人单位从业人员发生工伤的,该期间的工伤待遇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办法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第六十二条(聘用退休人员规定) 
  用人单位聘用的退休人员发生工伤的,由用人单位参照本办法规定支付其工伤保险待遇。 
第六十四条(外来从业人员规定) 
  本市用人单位使用外来从业人员发生工伤的,按照《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第六十五条(暂不参加的规定) 
  本市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用人单位及其从业人员暂不参加本办法规定的工伤保险。从业人员发生工伤的,由用人单位参照本办法规定支付其工伤保险待遇。
 事故追踪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武汉现不明原因肺炎 官方确认属实:已经做好隔离
 2019 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杀妻骗保案被告人张轶凡获无期徒刑
 钛白粉巨头亨斯迈突发爆炸
 10月12日晚超强台风“海贝思"使巴拿马籍货船在日本近海沉没 5名中国籍船员遇难
 ”MY SONG"号超级帆船遇地中海暴风落水
 上海浦东机场免税店内行李绊倒他人,主人被判赔19.6万元
 江苏盐城化工厂爆炸已造成44人死亡
 2018年7月5日泰国沉船事故已致33人遇难,全部为中国公民
更多..
 公司动态
 喜讯:热烈庆祝上海亚太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入驻沣东自贸产业园!
 上海亚太与成都天天车宝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热烈庆祝上海亚太经纪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批复成立
 亚太经纪提供技术支持的滨惠保已上线
 上海亚太与西安怡康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上海亚太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共保通业务全面启动
 疫情面前,亚太保险经纪与京东安联财险签署销售新冠保险长期协议
 亚太有效执业证书经纪人数突破1800人
 亚太在线注册经纪人突破1200人
 我公司为第二届世界科学家大会提供组织者责任保险
更多..
 行业新闻
 清醒与迷茫-邹建
 美国保险巨头向全球变暖宣战
 安盛集团完成收购 安盛天平剩...
 12月3日 , 中国首个保险...
 13位总精算师被约谈!预定利...
更多..
 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Copyright © 2005-2021 上海亚太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1029375号-2      沪公网安备31010402002346号      技术支持:博维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