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采取金属资产保全措施 或蔓延至蓬莱港
青岛港的大宗商品骗贷事件仍在发酵。
中信集团旗下中信资源(1205.HK)6月10日公告称,中信资源进出口商品业务拥有若干存放在青岛港保税仓库的氧化铝和电解铜,对青岛港的调查或将对其造成影响,现已采取行动以保障其利益。
公告显示,作为防备措施,中信资源6月3日就氧化铝和电解铜向青岛法院申请并取得查封令。目前,青岛港的有关单位已收到协助执行中信资源的氧化铝和电解铜查封令的通知。中信资源表示,在上述调查的情况清晰前,尚不能准确评估其可能造成的影响。但是青岛港(6198.HK)强调,公司本身并不是调查行动的对象。
本月初,青岛港表示正在调查铁矿石仓单是否被用于重复质押,从不同银行骗取贷款。该调查缘于一家持有铁矿石仓单的贸易商——青岛德诚矿业有限公司资金链断裂。
6月6日,青岛港发布公告称,青岛港大港分公司接获相关公安机关的函件,指出其正在调查一宗指称欺诈案件,公安机关要求大港分公司协助调查,特别是协助盘点涉及的金属产品。
青岛港在公告中强调:“陷入上述欺诈案件的货主及代理均为公司的独立第三方,公司并非货主与代理间协议的订约方。除装卸及仓储服务外,青岛港并未向代理提供其他服务,且对涉及调查的金属产品不拥有任何权益。”
青岛港还表示,公司及其雇员目前并无涉及任何机关提起的任何调查,仅由于涉及调查的金属产品储存在大港分公司而被要求协助调查;除涉及调查的特定金属产品外,无任何主管机关要求公司暂停任何港口经营或服务。
有消息人士表示,铜和铝融资骗贷的问题也在被调查的范围内。
随着调查的进行,路透社6月9日报道称,青岛港大港保税仓库已被关闭,该地的金属交割暂停。该报道称,上周六(6月7日)大港保税区仓库的大门已关闭上锁,该仓库面积约两个足球场大小,主要存储铝锭。消息人士称,青岛港封了大港的金属存储区,那里不允许交割金属。
此外,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一些银行也因调查事件,对向中国的金属贸易公司给予财务担保也愈发谨慎,一些银行推迟开出新的信用证用于贸易商进口大宗商品的财务担保。
华尔街日报早些时候还报道,六家银行正在调查存放在青岛港的铜和铝等金属是否被第三方用来骗取其他贷款。渣打银行被传已暂停向中国部分客户提供新的金属融资。花旗银行表示,鉴于客户受影响的程度,该行将与相关部门、仓储公司和客户密切合作,以解决问题。
有市场分析认为,如果中国出现银行退出大宗商品融资的进一步迹象,则可能扰乱全球市场。中国的铁矿石消耗量占世界供应总量的三分之二,铜消耗量占供应总量40%以上。对此,多位人士均向早报记者表示,重复质押在该行业较为普遍,其中涉及的企业较多,就看这些企业是否会出事情。
青岛港相关负责人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青岛港6月6日已发布了澄清公告,目前并没有对外披露的内容,事态后续进展仍会以公告形式向外发布。
华尔街日报6月10日报道,据知情人士透露,西方银行担心,继青岛港之后,潜在的商品贸易融资欺诈行为已在中国又一个港口——蓬莱港显露出来。资料显示,蓬莱港是烟台港集团全资子公司,烟台港四大港区之一,港口位于山东半岛最北端,始建于1988年,1997年12月被国家批准为一类开放港口,主要业务以客滚运输和散杂货运输为主。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消费国,因市场担忧中国青岛港被查可能影响需求,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近期持续走低。6月9日,三个月指标期铜盘中触及5月初来最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