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救了他一家 |
发布时间:2010-05-17 |
|
|
北京劳动就业报
日前,丰台区劳动保障局收到一份凝聚一名外地打工者心意的“厚礼”:一面锦旗。短短的“秉公办事,两袖清风,热情服务,为民解难”的十六个字,是伤者家属千恩万谢难以言表的感激之情。
事情还得从2004年9月17日那天说起。这天下午17时45分,在安徽铜陵京安建筑劳务有限公司从事装卸工的安徽打工者袁学军,在丰台区樊家村万年花城施工时,在距地面1.45m的墙体钢筋上解吊钩。此时意外情况发生了。当大钩还没有解掉时,突然,吊钩猛的一摆,被吊的角模也被同时拉起,正在解吊钩的袁学军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角模猛烈撞倒,重重地摔倒在地。现场的工友立刻将袁学军送往附近的丰台铁路医院救治,后因其伤势非常严重,又被转送到丰台区医院作开颅手术。经医院诊断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脑挫裂伤,脑内血肿,脑疝。
出了这么大的事,单位着急,然而更急的莫过于伤者的家属,他们一方面照顾瘫痪在床的病人,另一方面找单位进行工伤认定。由于单位缺乏对工伤保险政策的深刻认识,起初未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所以工伤认定由本人申报。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保险科接到伤者家属递交的工伤认定申请材料后,急伤者家属之所急。多次深入单位调查取证,反复向单位宣传工伤保险的相关政策。逐步使单位加深了认识,配合家属完成了工伤认定工作。
2005年4月28日,伤者家属向区劳动鉴定委员会提出了劳动能力鉴定申请。按照常规,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伤者本人必须亲自到鉴定现场,但鉴于目前伤者处于瘫痪在床。社保科的同志及时向领导请示后,急事特办,5月19日,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带领三名医疗专家,赶赴伤者所在的丰台区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为伤者进行现场鉴定。伤者家属的感激之情无法用语言表达。仅12天后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出来了。伤者为伤残一级,护理依赖程度为:完全护理依赖。伤者家属马明碧深情地说:“是工伤保险救了我们全家??让袁学军后半生有了保障。是丰台劳动保障局帮助我们维护了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感谢党,感谢政府!”
目前,袁学军所在单位按照《限期补缴工伤保险通知书》从4月份为15名外地农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