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集团撤股新光海航的余音刚落,东航集团也挂牌出售其持有的50%国泰人寿股权。两家台资背景的保险公司先后遭遇股权出售引起了中国台湾保险监管机构的关注。有消息称,“台湾地区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局”近期正在对于大陆经营的多家台资保险公司进行调研,其中原因不乏部分台资保险公司在大陆经营情况不如预期。
尽管如此,台湾保险机构仍旧难掩对大陆保险市场的热情。新光海航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股东方变动,但台湾新光人寿仍旧看好大陆市场。
几乎在同一时间,同为台资背景的富邦产险迎来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港务”)的1亿元人民币增资,注册资本金从4亿元人民币增至5亿元人民币,富邦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富邦产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厦门港务分别持股40%、40%和20%。
厦门港务的进入使得富邦产险由台方独资转变为合资保险公司。据富邦产险相关人士证实,其股东台湾富邦金控与南京紫金控股合资组建的寿险公司也在等待批筹中。
遭遇股东撤资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台湾保险公司在大陆市场持股的险企已经有6家。其中人身险公司4家,分别是由台湾人寿持股50%的君龙人寿、台湾新光人寿持股50%的新光海航、台湾国泰人寿持股50%的国泰人寿及中国人寿(台湾)持股19.90%的建信人寿;财产险公司2家,分别是由台湾国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国泰世纪产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组建的国泰财险及刚刚经历股权变动的富邦产险。
事实上,两岸保险业的交流由来已久。从上世纪末平安保险从台湾引入外脑,到大陆借鉴台湾的营销员模式……两岸保险业融合度已经越来越高。“在大陆经营的外资保险公司中,70%的高管都有台湾背景。”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台湾保险机构进军大陆的过程却并非顺风顺水,从近期两家台资寿险公司的股东更迭可见一斑。
2004年,落户上海的国泰人寿是海峡两岸第一家合资寿险公司,也是首家入驻大陆的台资险企。
公开资料显示,国泰人寿由东航集团与台湾国泰人寿合资成立,双方各持有50%股权。9月9日,东航集团将其持有的国泰人寿50%股权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意欲撤资,交易总价8.5亿元。
同样面临股东撤资的还有新光海航,这家成立于2009年的寿险公司,在今年也遭遇了大股东海航集团的弃子。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两个内资股东的撤资除了与东航集团、海航集团本身的战略发展调整有关外,国泰人寿、新光海航两家公司业绩发展不如意也是主要原因。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底,成立8年的国泰人寿尚未实现盈利,2012年底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02%。同时,新光海航目前仍处于亏损经营,截至2012年末,该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406.24%。
富邦的进军
与上述两家台资保险公司面临股东撤资不同的是,同为台资背景的保险公司,成立近3年的富邦产险却在近期迎来厦门港务的增资。
“在公司刚开业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和厦门港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的合作意向由来已久,只是在近期最终敲定。”富邦产险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厦门港务是福建省港口龙头企业,厦门市十大国有企业集团之一,是海峡西岸最大的港口及综合物流运营商。
“和厦门港务的合作一方面有利于强化资本金,另一方面厦门港务在当地颇具实力,将有利于富邦产险业务的开展。富邦产险将为其公司员工及港口业务提供所需的保险服务。”上述富邦产险人士说。他同时表示,厦门港务进入更多的是资本投入,并不会对富邦产险的业务发展进行过多干预。
“相比起台湾其他的金融机构,富邦产险的股东方——富邦金控在大陆市场的推进确实更为积极。”一位台资保险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
由台方独资转变为合资保险公司,富邦产险希望借此进一步融入大陆市场。另据富邦产险相关人士证实,其股东台湾富邦金控推进其在大陆合资寿险公司之外,旗下富邦证券正计划与福建投资开发集团合资成立海峡证券,有望成为两岸第一家合资证券公司。
“水土不服”难抵进军热情
虽然遭遇内资股东撤资及“合资病”等问题,台湾保险企业对大陆市场仍然非常热衷。
“台湾保险公司进入大陆‘水土不服’是客观存在,但这是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大陆市场的普遍现象。”鑫山保险代理(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林重文对记者表示。
林重文自2003年起到大陆工作,是较早进入大陆工作的台湾保险人。他表示,在合资保险公司中,中外资股东双方存在经营理念、管理方法等的差异是比较常见的。“进入大陆的欧美外资保险公司都是百年老店,台湾的保险公司一般也都是50年以上的企业,发展较为成熟,但他们的合作方往往是非金融行业的大型国企。外方、台方的思路往往是稳扎稳打,而中方却经常追求‘短平快’。”
尽管如此,大陆市场对于台湾保险业的吸引力是不容小觑的。一位台资保险公司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由于台湾本土市场太小,且发展已经比较饱和,保险公司利润薄,台湾保险机构亟须进入大陆市场拓宽发展空间。
“欧美保险公司的经营者大多是职业经理人,而台湾保险企业多是家族企业,两者在经营的心态是不同的。”林重文表示,相比欧美保险机构,不存在语言、文化障碍的台湾保险企业与大陆市场的融合度更好。
据悉,除目前已经进入大陆市场的台湾保险机构外,多家公司也在寻找时机正式进入大陆保险市场,其中包括在台湾地区颇具实力的南山人寿,该公司已于2012年在上海设立代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