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新政推出后,监管层再次释放市场化改革信号。中国保监会副主席王祖继昨日在第二届金融街论坛上表示,保监会将按照先条款后费率,先统一后差异的原则,逐步实现车险条款费率市场化。
保监会曾于2003年启动车险费率市场化,车险行业此后陷于价格恶性竞争而严重亏损。为规范市场,保监会于2006年推出了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和中国平安三套条款标准,而商业车险基准费率统一,并根据交通事故状况进行浮动,最多只能打7折。但统一的市场费率也造成了保险公司手续费竞争持续攀升,理赔服务质量薄弱等行业顽疾。
早报记者从知情人士获悉,保监会新一轮的改革,更希望通过条款市场化来推动,而不是单纯的费率竞争。条款市场化,意味着保险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存在差异,因此产生不同的价格,而费率市场化更多的指价格战。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目前正在就车险费率改革的示范性条款征求意见,有望于今年11月至12月推出。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可在示范条款的基础上根据客户车型等因素制定差异化的保障服务,在推行条款市场化中逐步拥有自主定价权。
王祖继称,当前保险业处于加快发展转变方式、推动自身转型的关键时期和攻坚时期。2011年以来,保险业增长有所放缓,行业面临资产负债不匹配等方面的风险隐患,要解决保险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还是要深化改革。保险业改革的重点还是要向保险市场放权,克服市场化不够的问题,但也要防止出现市场化过度的问题。
他表示,保险业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放开前端,管住后端”。一方面要把该放掉的权力放下去,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增强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要把该管的事情管好,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体系,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促进保险主体依法合规经营,防范化解保险风险。
除了建立市场化定价机制,放开寿险以及车险统一费率,保监会还将在资金运用机制、准入退出机制方面进行市场化改革。
王祖继称,保监会将进一步放开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和比例限制。比如整合比例监管政策,重新定义大类资产,取消一些不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比例限制,鼓励创新保险资金、投资方式,探索股债结合形式,对接实体经济的实际需要,推动保险资金运用、组织机构创新,支持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业化的融资渠道。
此外,保监会将在准入机制方面坚持市场化导向,统筹规划市场准入和市场体系培育,实施保险公司业务范围分级管理,按照资本金内控和盈利等条件,适当限定新设公司的业务范围。完善市场退出和风险处置的制度机制,建立针对股东、业务人员、分支机构和法人机构的多层次、多渠道的退出机制。